压敏胶制品性能的标准化问题(二)
中国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的比较
初粘性能、180°剥离强度、持粘性能以及拉伸性能和厚度等是压敏胶制品的几个最重要的性能。测定这几个性能的中国国家标准方法与PSTC、ASTM、AFFRA、UL和JIS等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180°剥离强度测试标准GB/T 2792-1998与其他国家的标准在滚压速度、滚压次数以及放置时间和环境的相对湿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较大。这些差异是导致测试结果不能比较的直接原因。
压敏胶制品初粘性的测试标准差别很大,美国的AST,M D3121和PSTC-6标准采用滚球平面停止法,规定只使用直径为7/11.1mm的单一钢球,从与水平面成21°30`角度的斜面自由滚下,以钢球在水平放置的胶粘面上停止的距离来表示压敏胶制品的初粘性,单位为mm。中国标准GB 4852-1984和日本标准JIS Z0237皆采用滚球斜面停止法。规定采用一组1-32号大小不同的标准钢球,钢球号以其直径是1/0.794mm的倍数表示。钢球从与水平面成30°角的斜面自由滚下,初粘性能用能够在放置于斜面的胶粘面上停住的最大钢球球号数表示,为无量纲值。欧洲标准AFERA 4015和美国的PSTC-5标准采用快速剥离法测试初粘性,规定压敏胶带以自身的重力粘贴在不锈钢试验板上,一分钟内以300mm/min的速度进行90°剥离试验将胶带揭去,初粘性能用测得的剥离强度值表示,单位为N/cm。美国的ASTM D2979标准则采用圆柱体触粘法测试持粘性能,单位为N或g。下表列出了这些测试标准的主要差别。用这些测试标准所得的结果根本无法进行比较。
各种持粘性能测试方法的标准之间差异不很明显,只是欧洲AFERA 4012标准规定载荷质量可变。没过ASTM D3654M和PSTC-7标准规定试验板除了使用不锈钢板外,还可使用县委办,加载的角度为178°而不是180°。
在拉伸性能的测试标准中,中国标准GB 7753-1987更接近日本的JIS Z0237-6标准和欧洲的AFERA 4004标准,而与没过的ASTM 3759和PSTC-31标准相差较大,主要是夹持距离、夹头速度和伸长速度等相差悬殊。
压敏胶制品厚度的各种测试标准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所用的测试仪器不同造成的,而仪器的不同主要在于探头的直径和探头的压力不同。
在压敏胶制品的其他性能标准和测试标准中,中国的现行标准与世界几个主要标准系统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