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压敏胶制品性能标准化的5点建议,个人愚见,难登大雅之堂,请批评指正。
1、 必须加快性能标准化工作的进程
鉴于中国压敏胶制品性能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至今好爱远远不能满足产品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快这方面的工作进程。性能标准化方面的工作包括制定新的产品性能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及性能测试方法的标准和修订完善现有的标准,使其更加实用和易推广,并尽可能与国际统一。为了加快性能标准化方面的工作,极需加大国家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支持力度,也需引起行业的全体成员尤其是一些大型压敏胶制品企业的高度重视。
2、试验环境规定的统一性
在制定或修订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时,必须注意试验环境条件的规定要尽可能的统一,并与国际上有影响的几个标准的规定保持一致。在中国已制定的几个性能试验方法的国家标准中,对试验环境温度的要求是一致的,均为23±2℃。但对试验环境相对湿度的规定则有较大的差异。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压敏胶制品的几项性能往往是在同一个实验室同时或连续地进行测试的。相对湿度的不同规定势必在测试不同性能时将环境的相对湿度做出必要的调整,这会使时间操作带来不便。鉴于中国气候的实际情况以及国际上几个著名标准(PSTC/ASTM/AFERA等)的相应规定,建议将所有测试方法标准中的相对湿度都规定(50±5)%为好。
3、 与国际标准接轨
在制定和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时,必须既重视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又应该考虑标准的国际统一趋势。如果性能测试标准与国际标准相差太悬殊,在经济活动中,中国产品的技术指标就很难与用国际流行标准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影响产品的交易。
4、 密切结合国情
在制定或修订中国国家或行业标准时,若需要采用或参照其他国家的标准,则首先必须对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深入的调查,如此才能制定或修订。
5、 加强基础研究
开展关于压敏胶制品性能的基础研究,为制定出更科学的性能标准和性能试验方法的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尤其是关于压敏胶制品的初粘性能,虽然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已经做过许多研究工作,但至今我们对此性能扔缺乏深刻的科学认识,还没有找到一种公认为满意的实验方法。作为压敏胶制品的生产和消耗大国,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努力。